首页 > 走进老家 > 中峰镇 > 小南沟 > 详情正文

从竹溪走出的传奇电影人——高梨痕

2016-10-21 来源:老家网

高梨痕,号以飞,1890年出生于竹溪县西乡(即现在的竹溪县中峰镇、蒋家堰镇一带地区),是中国电影默片时代集编、导、演于一身的电影人。在《竹溪县志》上,简介了其生平、成就,笔者试图通过一些片段还原这位从竹溪走出去的传奇电影人。


t01c7bd29d795018f98.jpg


步入中国电影界 集编、导、演于一身

1913年,高梨痕参加了启民新剧社,此后十年里,高梨痕从事过跑码头流动演出活动,参加过由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摄制的影片《爱国伞》的演出,也参加过郑正秋等人组成的大中华新剧社。

1924年,高梨痕进入中华电影学校(根据1927年出版的《中华影业年鉴》记载,20年代上海的各类影戏学校有17所之多,中华电影学校创办于1924年,只开办过1期就宣告结束),与蝴蝶等是同学。1925年,高梨痕成为天一影片公司创始人之一,正式开启自己的电影生涯。但高梨痕在天一影片公司只待了一年,1926年便“跳槽”到明星影片公司,后来又辗转至香港南洋等影片公司,先后担任演员、编剧和导演。

从1925年到1950年,高梨痕先后参与了《爱国伞》、《自由之花》、《压迫》等三十一部进步影片,受进步电影工作者的影响,高梨痕参与的这些影片都无一例外地反映了社会问题,可谓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。

携手电影皇后蝴蝶 开辟中国武侠电影史

1928年,根据平江不肖生(向凯然)的小说《江湖奇侠传》改编的电影《火烧红莲寺》上映,主演就是高梨痕,还有后来红遍上海滩的电影皇后蝴蝶。

《火烧红莲寺》究竟有多火?万人空巷恐怕不足以形容,从这一组数字中或许可见一般,三年内连拍18集;效仿者无数,从1928年到1931年,中国共上映了227部武侠神怪片。1935年3月,第19集《火烧红莲寺》在香港诞生。广告中写道:“赛铁拐神杖宝贝,豪光万丈,金罗汉摇袖祭神鹰,瑞气千条,活僵尸毒害向药山,散发吐雾,飞道人不敌吕宣良,断头喷血。”这格局,这气派,不就是70年前的《指环王》?

《火烧红莲寺》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神怪热,从这部片子开始,武侠电影成为在世界影坛上最富于中国特色的电影种类。

执导《最后关头》 汪精卫及数百红星参演

1937年,七七事变爆发,当时高梨痕正在香港,香港电影界人士也同仇敌忾,开始拍摄大批表现民族抗战题材的爱国影片,尤以香港电影工作者集体编导、集体出品的抗战电影《最后关头》最富表现力,高梨痕是该片的联合导演之一。

《最后关头》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正面表示抗日救国的电影,表现了日军侵华的苦难年头,一群大学生在爱国同仁的教导下纷纷行动起来,深入各行各业进行爱国宣传,呼吁国人奋起反抗。参演该片的有薛觉先、马师曾、吴楚帆、林妹妹等数百位当时的知名影星,而且全部都是免费出演,可谓是72年前的《建国大业》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以后成了汉奸的汪精卫也在该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

《最后关头》一片拍卖上映版权所得的23,900元中,除为前方将士购置3,000元雨具外,其余尽购了救国公债。台湾的电影史学家杜云之将该片选为“中国百大名片之一”。

老年著书立说 详解《啼笑因缘》之谜

1952年回国,高犁痕离港返沪定居,入华东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,结业后受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。此后,高犁痕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电影的拍摄制作,但他的生活仍然离不开电影,他开始进行电影方面的创作,同时以一个电影人的身份,记录中国电影的发展,留有《上海话剧的诞生及其发展》、《上海新剧和电影创造人之一—斗D振铎》、《我知道的天一影片公司》、《上海电影界旧语》等回忆录,详解了三十年代的《啼笑因缘》之谜。

2004年胡兵、袁立主演的《啼笑因缘》掀起收视热潮,其实《啼笑因缘》最早是1932年由明星公司拍摄,胡蝶、郑小秋、夏佩珍主演,为了这部电影,还唱过一出有声有色的“双包案”,闹得满城风雨,不可开交。明星影片公司通过三友书社购得《啼笑因缘》的演出改编权,由严独鹤编剧,预定拍成有声电影,并在报上刊登了不许他人侵犯权益的广告。此时,上海北四川路荣记广东大舞台(黄金荣门徒所开设)正拟由刘筱衡、蓉丽娟上演同名京剧。于是明星公司请律师提出警告,不准上演。后由黄金荣出面调解,改名《成笑因缘》。大华电影社的顾无为对明星影片公司素有积怨,由眼热而图报复,与他的后台老板黄金荣勾结,走门路,托人情,取得了内政部的《啼笑因缘》剧本著作权,然后又用高薪挖角儿,众多演员都接受了顾的定洋。明星公司得知后,即要谭志远宿在公司内,日夜赶拍。当时,独有女主角胡蝶效忠于明星公司,不为顾所动。顾迁怒于胡蝶,特在天蟾舞台排演新戏《不爱江山爱美人》,借以坐实张学良在北京饭店与胡蝶跳舞行乐,不抵抗日寇侵占东北的谣言。此时有马君武的两首七绝发表,题为《哀沈阳二首 仿李义山北齐体》:“赵四风流朱五狂,翩翩蝴蝶最当行;温柔乡是英雄塜,那管东师入沈阳。告急军书夜半来,开场弦管又相催;沈阳已陷休回顾,更抱佳人舞几回。”

两首七绝发表后,有关张学良与胡蝶的绯闻在全国不胫而走。然而事实上,张、胡此时根本不相识,所谓张、胡跳舞的消息,据说是日本同盟社捏造的。谁知演出时戏院又发现了定时炸弹,才不得不辍演。顾不肯罢休,又组织了一些演员到天津、北平去演《啼笑因缘》。明星公司则采取先下手为强的策略,提前与向来放映中国影片的南京大戏院(美商)接洽妥帖,于1932年6月,将第一集《啼笑因缘》有声影片在该戏院放映。放映前,已座无虚席。又谁知顾无为竟从法院弄到了一个“ 假处分”,等到即将放映之际,带着法警到场,要南京大戏院立即停演,以便查封影片。明星公司措手不及,只得请律师向法院交了3万元,方才撤销了“假处分”,使影片下午5点得以放映。黄金荣不甘心,便从后台转到前台,对人扬言,这部《啼笑因缘》是他要拍的片子,并让顾无为到南京内政部去活动。内政部果然指令“明星”暂时不得放映《啼笑因缘》。明星公司迫不得已,请出当时已与黄金荣地位相当的杜月笙出面调停,并按照杜的指示,请章士钊做法律顾问。最后在黄、杜共同出面“ 调解”下,敲了明星公司10万银元的巨款,才告“ 和解”,由章士钊律师代表明星公司声明重映《啼笑因缘》电影的巨幅广告刊出在《新闻报》和《申报》两大报上,这就是轰动一时的“ 啼笑官司”。 熟悉上海影剧界的高梨痕、平襟亚所著“啼笑官司”一文详尽解析了这期“双包案。

1982年,年迈的高犁痕很想回故乡看看,可惜的是,5月起,高犁痕就健康状况不佳,10月16日因年迈体弱不幸去世,竹溪终究未能等回这位游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