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秦巴片区 > 重庆市 > 巫山县 > 详情正文

重庆巫山:着眼永续发展 致力生态强县

2023-12-01 来源:老家网

重庆巫峡 何志宏/摄

重庆巫山小三峡鱼头弯 吴滨/摄

金秋红叶映三峡

重庆巫山脆李

重庆巫山恋橙

重庆巫山黄岩景区

山水之间,青罗碧玉;良田草木,阡陌纵横。

在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实践中,重庆市巫山全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,加快建设三峡库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县,争当生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,以生态为特色优势融入全市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。

举全县之力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水平,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,让生态环境“颜值”更高,区域发展更有“气质”,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、生态强县的新路。

实施全域生态保护 全力筑牢绿色生态屏障

地处三峡腹心,巫山坐拥绿色“富矿”,独特的地理优势,生而自然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优良的生态基础,全县现有林地面积、森林覆盖率、森林蓄积总量3项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指标均居于全市前列,“绿水青山无价”成为巫山全域生态保护的共识。

为了蓄能“绿色宝库”,孕育绿色发展,巫山在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过程中,持续推进长江绿化、天然林保护、退耕还林、石漠化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,积极开展三峡库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相关工作,并致力于把创建的过程变为从“达标建设”向“示范引领”提升的过程。

行走在巫山大地上,碧水流淌、青山巍巍的景色正交相辉映。得益于三峡后续工作生态屏障区植被恢复、退耕还林、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不断统筹推进,巫山去年全年已投入5000万元,共实现营造林22.98万亩。去年年底完成项目建设验收,超过预期成效,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“全国绿化模范单位”荣誉称号。

同时,为了守护蓝天碧水,污染防治攻坚战紧锣密鼓,持续推进。巫山深入开展“碧水保卫战”“蓝天保卫战”“净土保卫战”等标志性战役,完成了8座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设备技改,对15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、64家危险废物产生源申报登记和42个乡镇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转移备案登记……2019年,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异,成功创建“中国天然氧吧”;“三水共治”成效明显,长江干流及主要次级河流水质持续保持Ⅱ类以上;全县35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%。

当生态保护持续加强,绿意不断破土拔节,一场守护“乡愁”的行动—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也在深入推进。2019年全年共组织5万余农户、10万余人次参加大扫除,全县20余万名农村居民切实感受到了村庄清洁行动带来的变化;曲尺乡柑园村成功创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、市级乡村振兴重点村……

如今,长江之畔的巫山,持续增厚生态底色、增强比较优势,山、水、城、乡交相辉映,“天蓝、地绿、水碧、空气清新”的宜居家园从理想照进当下。

绿色赋能产业体系 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

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,不断点“绿”成“金”释放绿色福利,巫山正在建设绿色低碳产业体系,加快产业生态化、生态产业化。

作为生态大县的巫山,紧盯大旅游这一座“宝山”、守住长江这一股“绿水”,把“生态门户”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托,加快构建以生态旅游、生态康养、生态农业为主的生态产业体系。深入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,新兴产业生态化改造,以良好生态赋能产业振兴。

在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上,全县上下形成热潮,致力重构产业体系,努力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兴旺生态旅游——自然风光秀美,旅游资源富集的巫山,正全力打好大旅游融合建设。2019年成功举办了第13届长江三峡(巫山)国际红叶节、第四届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周、第四届长江三峡国际越野赛、第三届当阳大峡谷户外挑战赛、“红叶杯”中国拔河俱乐部公开赛(巫山站)等大型赛事,高水平推进重点景区建设,培育乡村旅游、户外运动、休闲养生等新兴业态,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,并作为生态依托型全域旅游典型案例入选国家文化旅游部11个示范区,纳入全国17个重点示范区,全域旅游“点状供地”等经验成果在全国宣传推广。

深耕生态农业——巫山立足农业资源禀赋,大力培育“1+3+2”产业体系。2019年“巫山脆李、李行天下”“巫山恋橙、诚信八方”“巫山核桃、百年好合”系列品牌越叫越响,新增“三品一标”农产品41个,成功创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2个,巫山脆李成功创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、国家区域优势公共品牌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、中国气候好产品4个国家级新荣誉,打响巫山优质农产品“金字招牌”,打造成为全市高质量“菜篮子”“果盘子”。

聚焦康养产业——巫山高品质打造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三峡云端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,编制避暑休闲地产规划,“一轴两心三组团”骨架逐步成型。摩天岭森林小镇环道、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,以摩天岭壹号为代表的休闲地产房屋销售火热,荣获“2019年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”“中国(重庆)气候旅游目的地”……

如今,巫山已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生态兴县、生态强县的新路子,“绿色、低碳、开放、更可持续”在这里正逐步变成现实。

开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 巫山走好“五条路径”

持续做好“水文章”,永葆“一江碧水”。全面落实河长制、湖长制,全覆盖常态化巡江巡河巡湖,持续开展增殖放流和江河清漂,确保江清岸洁,全时段开展水质监测。

持续念好“山字经”,守好“两岸青山”。实施人工造林、经济林建设、低效林改造、封山育林等国土绿化行动,加强矿山、工程创面修复和地灾防治,坚决防止沿江开“天窗”、现“断带”。着力保护巫山猕猴等野生动物,维护生物多样性。

持续办好“红叶节”,提质“三峡红叶”。坚持生态林建设与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,着力种好红叶树、建好红叶园,让巫山成为全国红叶品种最多、规模最大、持续时间最久的地区,将“三峡红叶”打造成为美丽中国的靓丽名片。

持续练好“气字诀”,留住“四季云雨”。加强空气环境治理,淘汰落后产能,注重新能源、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,巩固“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”成果,创建“中国天然氧吧”,展现一年四季“巫山云雨飞”的奇特景观。

持续打好“文化牌”,打造“千年古镇、万年文明”。围绕204万年前的龙骨坡遗址,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遗址,建于晋代、距今1700多年的大昌古镇历史遗迹,流传至今的6000余首诗词歌赋,紧抓保护和传承,努力让巫峡大地颜值更美,气质更佳。

数据看发展

●截至2019年底,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4亿元、增加值28.5亿元,增加值可比价增幅将达到4.8%左右,预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1127元、增幅9.0%,超过全市平均水平。

●截至2019年底,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9天,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达95.6%。长江巫山段水质稳定达到国家Ⅱ类标准,大宁河等主要次级河流水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。

●截至2019年底,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%,森林蓄积总量达605万立方米,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29.5亿元。

●截至2019年底,全县接待游客1902.83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.22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9.02%、30.02%,旅游购票人数突破150万人次。